储能新技术促进产业发展
浏览:363次
发布时间:2023-03-28 09:10

国内大储市场发展迅速,多家储能品牌依托国内渠道资源加大出货布局。2021年国内储能出货宁德时代遥遥领先,储能PCS出货上能电气、科华数据增长迅速。另一方面,各类新技术迭出,共同促进大储行业持续发展。高压级联储能在大容量场景优势显著;储能电站火灾频发,政策不断强调储能安全,液冷、全氟己酮方案受到关注;新的电化学储能技术快速发展,钠离子电池储能、液流电池储能、氢储等产业化不断加速;新的物理储能技术层出不穷,光热储能、重力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示范项目逐步落地。

储能新技术

 

、钠离子电池:钠电池性能优于锂电池,综合性价比较高。钠电池快充性能优异(常温下充电15min电量即可达到80%)、低温性能良好,常温条件下循环寿命为4k-5k次,能量密度持平铁锂。2022年全球已探明的锂资源量约为8900万吨,一半以上分布于南美洲,我国锂资源总量为510万吨,全球占比仅为6%65%的锂原料需要进口。而钠的地壳丰度远高于锂且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海水中即含有丰富的氯化钠。钠电池相较铁锂和5系三元单瓦时成本分别下降45%-55%左右,商业化进程加速。我们假设钠离子电池电芯材料、壳体材料用量以及制造费用和磷酸铁锂电池一致,采用层状氧化物和普鲁士蓝的钠电池电芯单wh材料成本分别为0.27/0.22元,若计入箱体和制造费用,假设合格率为90%,则单wh成本分别为0.47/0.42元,相较磷酸铁锂电池的单wh成本(0.8元)和NCM523电池(1.04元)分别有45%55%左右的降幅。代表厂商包括NatronEnergyNAIADESFARADION、钠创新能源、中科海纳、宁德时代。

 

、液流电池长时性能更优:液流电池正负极电解液分离,性能优异,铁铬、全钒为两大商用方向。液流电池是正负极电解液分开,各自循环的一种高性能蓄电池,具有容量高、使用领域(环境)广、循环使用寿命长的特点。根据电极活性物质的不同可分为铁铬、全钒、锌溴等,铁铬和全钒两种为目前主流商用方向。铁铬电池循环寿命超长,运行温区较广,降本在即。2022年全球铬铁矿资源量约120亿吨,南非占据半壁江山,我国与铬矿开采国均保持正常的贸易合作,供应格局尚可。铁铬液流电池毒性和腐蚀性较低,理论循环次数可达万次以上,整体使用寿命可以达到20年以上,成本方面,未来综合成本或可接近抽水蓄能。全钒电池性能优异,可用钒资源丰富,但成本较高。我国钒资源丰富,2022年全球已探明的钒资源量约为6300万吨,我国钒资源总量为950万吨,全球占比15%2020年中国攀钢集团公司钒企业产能(折合成V2O5)世界排名第一。钒电池安全性高,循环寿命高达16000次,扩容能力强,适合大型储能场景,且电解液便于回收,效率75%以上。全钒电池能量密度同时成本较高。

 

、光热储能:调峰调频优势独具光热发电作为储能具有天然优势。太阳能光热发电机组既具备同步电源特性,同时配置了热储存系统,因此既有一次调频的功能,同时也能进行二次调频。根据我国2018年投产的三座太阳能光热发电示范项目的验收结果,光热机组调峰深度最大可达80%;爬坡速度快,升降负荷速率可达每分钟3%6%额定功率,冷态启动时间1小时左右、热态启动时间约25分钟,调节性能优于煤电。平价有望到来,光伏光热互补具有成本优势。根据中控太阳能,以德令哈市为例,分别利用光伏+电池、光伏+抽水蓄能、光伏+塔式光热三种技术路线来设计年发电量为400GWh/年的发电+储能系统:光热储能调峰电站为光伏配置20%熔盐储能服务可以有效解决光伏弃光问题;同时,在相同的储能调峰补贴下,光伏+光热储能调峰电站的综合上网电价低于光伏+锂电池储能;而当储能补贴高于0.12/kWh时,光伏+光热储能调峰电站的上网电价能够小于火电脱硫标杆上网电价0.3247/kWh2021年来国家与地方层面多次出台政策鼓励光热储能发展,推动其在调峰等多场景应用,完善相关价格补偿机制。根据CSTA2021年我国光热发电类累计装机容量已达到538MW,占全球的7.91%。根据CSTA,目前我国光热示范项目中关键部件反射镜、熔盐国产化率已超过90%,吸热管、导热油国产化率超过70%。随着行业发展,相关企业有望持续受益。

 

、重力储能:在物理储能中成本占优重力储能是一种机械式的储能,主要原理是基于高度落差对储能介质进行升降来实现储能系统的充放电过程。 重力储能优势:1)初始投入成本仅需约3/Wh,低于抽水蓄能和压缩空气储能成本。据测算,重力储能度电成本约为0.5/kWh,低于绝大部分电化学储能系统,在成本上具有优势;2)安全性高,对建设环境要求不高,对环境破坏小;3)寿命长,重力储能平均寿命约30-35年,接近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中国天楹:我国重力储能先行者,首个重力储能项目已签约。2022130日,中国天楹控股子公司Atlas与重力储能技术开发商瑞士EV公司签署了《技术许可使用协议》,根据协议,EV授权Atlas在中国区独家使用许可技术建造和运营重力储能系统设施。520日,该项目落户如东,是我国首个储能示范项目,规模为26MW/ 100MWh,项目的签约有望加快我国重力储能行业进展。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压缩空气储能是指在电网负荷低谷期将电能用于压缩空气,将空气高压密封在报废矿井、储气罐、山洞、过期油气井或新建储气井中,在电网负荷高峰期释放压缩空气推动汽轮机发电的储能方式。相比兴建钢罐等压力容器储存的方式,利用盐穴等地下洞穴建设大容量电站,将显著降低原材料、用地等方面的成本。按照工作介质、存储介质与热源可以分为:传统压缩空气储能系统(需要补燃)、带储热装置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液气压缩储能系统等。国内已有压缩空气储能项目投产落地。2021923日,山东肥城盐穴先进压缩空气储能调峰电站一期10MW示范电站顺利通过发电并网验收,二期300兆瓦项目也已启动。2022526日,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国家试验示范项目举行投产仪式,标志着世界首座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的定价机制还在探索阶段,若能与抽水蓄能一样采取两部制电价,将提高其经济性。

 

、飞轮储能:飞轮储能是新型储能技术之一,处于商业化早期。通过电动/发电互逆式双向电机,电能与高速运转飞轮的机械动能之间的相互转换与储存。飞轮储能具有使用寿命长、储能密度高、不受充放电次数限制、安装维护方便、对环境危害小等优点,可用于不间断电源、应急电源、电网调峰和频率控制。但目前飞轮储能还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相对能量密度低、静态损失较大,现仅处于商业化早期。飞轮储能技术主要结构和运行方法已经基本明确。目前主要正处于广泛的实验阶段,小型样机已经研制成功并有应用于实际的例子,正向发展大型机的趋势发展,但是却有非常多的难点,主要集中在转子的设计、磁轴承、功率电子电路、安全及保护特性、机械备份轴承。飞轮储能系统优势突出,应用广泛,随着技术的成熟和价格的降低,将会是储能领域的一项新的革命。2022411日,21兆瓦飞轮储能装置在青岛地铁3号线万年泉路站完成安装调试并顺利并网,这是我国轨道交通行业首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兆瓦级飞轮储能装置。

 

合肥华清高科多元化业务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市场竞争力,致力于为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风电、储能、太阳能、大数据中心、电子等领域客户提供液冷、环保表面处理配套技术服务及整体解决方案。

 


共同创造清洁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公司名称:合肥华清高科表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551-68932042
联系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宁西路1666号华清基地内
Copyright 2023 合肥华清高科表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378号-7